筑梦未来·大爱无边·爱心助学·福泽万代
星火助学·分享爱·传递爱
当前位置:
《五星红星迎风飘扬》
来源: | 作者:红歌文学 | 发布时间: 2017-10-27 | 1825 次浏览 | 分享到: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

  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土地,

  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用冼星海的笔写下《歌唱祖国》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第一面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王莘在北京参加了开国大典,面对盛况,他激动得热泪盈眶,热血沸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写一首歌,去歌唱宽广美丽的土地、歌颂勤劳勇敢的人民、歌唱领导人民翻身得解放的共产党、歌颂年轻的人民共和国。

  在王莘收到活动铅笔的第11个年头,也就是1950年,《歌唱祖国》诞生。王莘终于用老师赠予的那支写过《黄河大合唱》的铅笔,写下了这首鼓舞人心的、不朽的歌曲——《歌唱祖国》。这首歌是王莘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那份浓郁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那种发乎于内心的“胜利歌声多么响亮”的对新中国的颂赞,是他歌唱祖国的心声。

  1950年9月15日,正值国庆一周年前夕,正在北京出差的王莘再次来到天安门广场。那天,天安门广场朝阳灿烂,金光四射。抬头仰望,天特别蓝,没有一丝云彩,五星红旗在广场上空高高飘扬。天安门城楼上,工人们正在悬挂大红宫灯,一派节日的喜庆。广场上,锣鼓喧天,鲜花如海,一队队少年儿童敲着鼓、吹着号、唱着《少先队队歌》,迈着整齐的步伐正在练习队列,准备接受国庆检阅。

  王莘被孩子们的歌声所吸引,便不自觉地跟在了一支队伍的后面,和带队的朱老师愉快地交谈起来。

  “今天真是个好天气,万里无云,天蓝蓝的,地亮亮的。王同志,你快看,广场上飘扬的五星红旗,看着就让人心里敞亮”。

  “我看到了,那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去年10月1号,就是在这个广场上,我见证了毛主席亲手升起这面五星红旗”。王莘的思绪好像一下子又回到开国大典天安门广场上万众欢腾的场景,忍不住充满深情地吟诵起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王同志,你脱口成诗,是个诗人吧?”王莘被朱老师这么一问,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连忙解释:“不不,我只是说说现在看到的情景。今天的天安门广场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地方!今天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傍晚,在返回天津的列车上,白天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的海洋、歌声、欢呼声再次在他的脑海里翻滚激荡,一股强烈的创作欲望使他禁不住想要动笔。可是身上翻遍了也找不到纸,便拿出笔在烟盒的反面写了起来,并边写边压低声音朗读着“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对面坐着的旅客听着王莘深情的朗诵,猜定王莘是个诗人。“同志,你在写诗?”

  “我是写歌的”,王莘头也不抬地回答。

  “你能在这废烟盒上写歌?”旅客似是不相信。

  王莘停下笔,很正式地向坐在对面的旅客解释:“突然有了灵感,一时又没找到纸,就捡了这个烟盒纸代替了”。

  停了交谈,王莘继续埋头在烟盒上飞快地写着、划着。不大一会儿,生动鲜明的歌词、雄壮有力的旋律从笔尖流淌而出。车窗外,祖国富饶美丽的土地、全国人民轰轰烈烈建设社会主义新天地的场景,历历在目。王莘的眼眶湿润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一百余年的屈辱史和中国人民求解放的奋斗史都一一在他的脑海里涌现……列车滚滚向前,车轮发出有节奏的律动。就在这飞奔的列车上一节普通硬座车厢里,《歌唱祖国》在烟盒上诞生了——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

  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土地,

  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参考资料:

1. http://bd.kuwo.cn/play_detail/20560309?from=dq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