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未来·大爱无边·爱心助学·福泽万代
星火助学·分享爱·传递爱
当前位置:
《在希望的田野上》:歌唱祖国的繁荣富强
来源: | 作者:红歌文学 | 发布时间: 2017-10-27 | 1726 次浏览 | 分享到: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为中国农村的全面改革制定了美好的蓝图,短短几年,中国农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时任《歌曲》月刊编辑的陈晓光在安徽、四川等地农村体验生活,他亲身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发自心底的喜悦,深切体会到了祖国大地日新月异的活力,于是他激动地写下了歌词《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由彭丽媛演唱,于2001年1月发行,所属专辑《世纪歌典Vol.12 1978 - 2000 (3)》1980年,陈晓光作为《歌曲》月刊编辑,在四川温江农村深入生活,亲身感受到了农民发自心底的喜悦和农村的巨变,心情非常激动。"他回忆说:"当年我就住在温江,还记得那时田野中点缀着一个个竹林盘,林盘中有不少农户盖起了新房,傍晚时分炊烟袅袅,那景象真美",于是他写下了"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这首《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词,作曲家施光南拿到歌词后也非常激动,同样只用了一天就顺利完成了谱曲。

基本信息


创作背景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为中国农村的全面改革制定了美好的蓝图,短短几年,中国农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时任《歌曲》月刊编辑的陈晓光在安徽、四川等地农村体验生活,他亲身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发自心底的喜悦,深切体会到了祖国大地日新月异的活力,于是他激动地写下了歌词《在希望的田野上》。

随后,陈晓光将这首歌的歌词交给了作曲家施光南。这位来自重庆的作曲家,同样饱含着对农村的热爱和对新时代的向往,他同样也只花了半天时间就完成了谱曲。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首歌的创作时间只有一天。

1981年元旦前夕,为了让这首歌能够在电视上播出,陈晓光把这首歌送到了中央电视台。第一位领唱这首歌的是空政文工团的女高音歌唱家杨淑清,她和合唱队员的配合获得了各方的好评。1982年,这首歌交给了当时还不满20岁的青年女歌手彭丽媛,她充满青春活力的深情演绎,让这首歌曲的优美旋律和极富感染力的歌词很快流传开来。

折叠编辑本段歌词

我们的家乡[1]

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

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

哎咳哟嗬呀儿咿儿哟

咳!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

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

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

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

西村纺花(那个)东港撒网

北疆(哟)播种南国打场

哎咳哟嗬呀儿咿儿哟

咳!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

为她打扮为她梳妆

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

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

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

老人们举杯(那个)孩子们欢笑

小伙儿(哟)弹琴姑娘歌唱

哎~咳哟~嗬呀儿咿儿哟

咳!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奋斗

为她幸福 为她增光

为她幸福 为她增光

折叠编辑本段歌曲鉴赏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首歌唱祖国繁荣富强的歌。乡土气息歌词朴实、曲调优美流畅上口,通过对家乡充满希望的田野的赞美,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歌颂了新生活,歌颂了新时代。歌词把希望和未来巧妙地结合起来,既歌颂了改革开放以后的新变化、新面貌,又憧憬着富裕、兴旺而幸福的未来。

这首歌的演唱者选择了一位不满20岁的女孩子,她就是后来成为歌唱家的彭丽媛。在1981年的一次歌唱比赛上,彭丽媛首唱了这首歌。她甜美脆亮、质朴醇厚的嗓音,将这首歌唱家乡繁荣富强的歌曲演绎得端庄大气。

折叠编辑本段社会影响

1982年,彭丽媛凭借这首歌参加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此届晚会仅为央视内部职工迎新春的文艺晚会,非面向全国观众的春节联欢晚会),赢得大半个中国观众的认识。《在希望的田野上》作为改革开放初期的经典歌曲,不仅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亚太地区音乐教材曲目。2007年9月,《在希望的田野上》做为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搭载歌曲被送上了太空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