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未来·大爱无边·爱心助学·福泽万代
星火助学·分享爱·传递爱
当前位置:
福建省教育系统关工委、星火助学公益服务中心送教送培公益行
来源:福建省教育系统关工委 | 作者:星火助学 | 发布时间: 2020-11-02 | 1946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0年第四季度闽清县白樟中心小学送教送培公益行



 

    梅城十月,清风送爽。2020年10月19日至21日,福建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福建省星火助学公益服务中心联合福建省小学数学学科黄毕年名师工作室数位核心成员走进闽清县白樟中心小学隆重举行开展福建省小学数学学科黄毕年名师工作室第十次专题研修暨“核心素养观照下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与研究”课题研究送教送培)活动。本次活动围绕“构建指向深度学习的‘数与计算’教学”这一主题,精心策划了4堂课堂教学展示、3场专题式点评、1场专题讲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鲜明,成效明显。工作室部分团队成员及研修人员、闽清县小学数学学科骨干教师代表近百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受福建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委托,福建省星火助学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林琛、闽清县教育局初教科陈丹瑜副科长、闽清县白樟中心小学池朱兴校长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福建省星火助学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林琛、闽清县教育局初教科陈丹瑜副科长、闽清县白樟中心小学池朱兴校长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工作室领衔人黄毕年简要地介绍了工作室的成员构成、研修历程、研修成果等,指出工作室按照“名师示范、深度研究、高位引领、协同发展”的教师发展战略,以“研究、指导、引领、辐射、服务”为宗旨,努力打一支师德高、理念新、业务精、教艺强、影响大的高层次学科教学团队。

10月20日上午第一节,由工作室团队成员、特级教师、福建省数学学科带头人、福清市瑞亭小学李衡校长展示了一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为内容的练习课, 本课教学设计让人耳目一新,脑洞大开,她一改传统练习课以动笔做题为主线的教法,自始至终贯穿“以大问题驱动数学思考”这一核心理念展开互动对话式深度教学。首先她以“你认为这是一道怎样的乘法算式?”的开放性问题引入新课,让学生在观察、猜测、交流、辩论中自主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值域在100×10的积与999×99的积之间,然后以解决真实熟悉的“购书问题”为话题,精心选择典型算式,紧扣关系,生长智慧:抓估算因数关系,生长构题的智慧;抓概括算理关系,生长抽象的智慧;抓类比算法关系,生长迁移的智慧;抓比较算式关系,生长推理的智慧。让学生在师生、生生的互动对话中,引发学生思维与智慧的持续、深刻碰撞,完善乘法竖式计算的认知结构,形成整数笔算乘法的结构性数学模型,让我们欣然领略到“问题驱动”“深度对话”的神奇美妙。


    第二节,由工作室研修成员、建瓯市第二小学林瑶老师展示了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一课。林老师紧扣“以问题引领,促深度学习”的教学理念进阶式地不断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推向纵深。课始,以“怎样表示出11根小棒”的数学问题为驱动,让学生观察、思考、演示、交流,认识到11根小棒可以看成1捆小棒另加1根, 初步建立“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数学概念;接着让学生在计数器上用珠子表示出11,变换角度认识、表达11,进一步强化“十”的计数单位;最后通过“19添上1根是多少根”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并借助直观认识到“因为 9 添上1是十,而2个十就是20,所以19根添上1根是20根”的数理关系。让与会老师深深地感受到:问题引领可以促进深度学习,让枯燥认数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第三节,由闽清县白樟中心小学骨干教师黄乐梅执教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黄老师的教学亮点在于“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在操作中体验。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用小棒表示“十几”的方法,然后比较、择优,让学生感受到“一捆带几根”的数数优势,初步形成“一捆带几根”的数数模型;二是注重在经历中体验。教师引导学生经历认、读11~20 各数的过程,说说摆出的每一个数分别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然后让学生看、读、比直尺上的数,积累数的大小的数学概念;三是注重实践中体验。教师引导学生在估计、比较以及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体验11-20各数的认识。黄老师的课堂朴实、灵动,让我们感到了新生力量的生命涌动。


    第四节是点评分享环节,先由工作室团队成员、福建省数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建瓯市第二小学教导处主任黎淑华老师对李衡老师执教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进行专题式点评,她指出李老师的数学课具有深度、有宽度、有温度,并围绕这“三度”展开了具体的阐述,让与会人员感同身受。


    随后,由工作室团队成员、福建省数学学科带头人、省名师网络工作室领衔名师、上杭县城东小学党支部书记钟世文对同课异构的《11-20各数的认识》两节课进行了求同存异式的案例分析,他指出两节都能较好地围绕本次“深度学习”活动主题进行教学,亮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基于学习起点,激发深度学习兴趣;二是注重动手操作,搭建深度学习平台;三是巧设数学问题,引发深度学习思辨;四是重视说理表达,外化深度学习思维。同时指出,林瑶老师一课的个性特色在于“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数位、在认知冲突中认识数位、在对比排序中应用数位”,黄乐梅老师一课在数序上做足了文章,即“在填一填中感受数序、在猜一猜中体会数序、在找一找强化数序”。钟老师深入浅出、具体可感的点评,让大家收获良多。


 下午第一节,由闽清县白樟中心小学林国标老师执教人教版三年级上《多位数乘一位数》一课,林老师的课堂于平实中见功力,根据教学的需要,为学生找准新知的生长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交流,深刻理清算理,参与算法提炼、调整和修正,获得计算学习成功的体验,将数学学习引入深入。林教师很好地处理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的矛盾,强化算理教学,使二者完美地统一。


 随即,由工作室团队成员、福建省数学学科带头人、龙岩市教育科学院教科室黄丽红副主任对林国标老师执教的《多位数乘一位数》进行专题式点评,黄老师针对本课教学提出两点思考:1.在加减法中相同数位相加减,乘法时,为什么不同数位可以相乘?2.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一定要从低位算起吗?黄老师指出计算课的练习要做到“异中求同、散中见联、多中见深”让孩子在充分感知算理后再得出算法。黄老师提出的现实性问题让大家开阔了视野,引起了共鸣,为今后的计算教学指明了方向。



最后,由工作室领衔人、省特级教师、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兼小学教研室主任黄毕年作了《让“数与计算”学习深度发生》的专题讲座。他结合教学实例从“数与计算”的学习困惑谈起,引发了对“什么是深度学习”的理性思考,提出了“数与计算”深度学习的五个要领:一是要以挑战性眼光设置数学问题,激发深度学习的热情;二是要以建构性的眼光审视实践活动,引发深度学习的思辨;三是要以关联性的眼光拓展内容,体验深度学习的联结;四是要以学科性的眼光凸显本质,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解;五是要以反思性的眼光丰富结课,形成深度学习的素养。黄老师的讲座体现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先进、前沿的理念,如春雨沐浴滋润我们的心田,具有相当深度、广度和高度的教学提炼,大大触动了在座老师的心灵!

学海无边,教海无涯。本次送教送培活动,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注重课堂教学与现场诊断相结合,高位展示了黄毕年名师工作室团队的专业引领水平,增进了工作室成员与基层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对推进县域数学教学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闽清县小学数学教师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 独行近,众行远,胸有丘壑方能应对自如!